朱元璋的倒霉兒子,在大明是個笑話,對世界貢獻巨大,青史留名
2023/09/26

ADVERTISEMENT

前言

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長子朱標極盡寵愛,他的老爹就差捧著龍袍讓他穿身上了;四子朱棣,幾次征伐蒙古,而后還成功篡位成為大明第三個皇帝,他們二人都屬于佼佼者。

而其他子嗣,作為藩王其待遇也相當不錯。但朱元璋的老五朱橚,可以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倒霉蛋。但也正是這樣一個倒霉兒子,在大明活成了笑話,卻因為對世界巨大的貢獻,留名于青史之中。


一、年少倒霉,屢遭削職

1370年,9歲的朱橚被封為吳王,封地在江浙富庶地區。作為皇帝最寵愛的長子,朱標被封予中原腹地;朱棣等兄弟封邦偏遠或蒙古沿邊地區。而朱橚被封在江浙,可見他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不低。

ADVERTISEMENT

江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區。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又聚集了大量的手工業者。若是能治理得當,江浙無疑將成為帝國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因此朱元璋的這個決定,可見他對朱橚還是比較寵愛和重視的。


但1378年第二次封王時,朱橚卻被調離了江浙地區,改封為周王,與哥哥朱棣一同駐守鳳陽。朱棣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兒子之一,鳳陽又是防衛蒙古的前哨。朱元璋這個決定,顯示他對朱橚的信任出現動搖。

其中的原因已難考證。或許是朱橚在江浙時期政績不佳,未能發展江浙的經濟實力;或許朱元璋認為朱橚過于驕橫,需要哥哥朱棣來約束;又或許是朱元璋認為朱橚對他構成威脅,所以將他調離江浙,免除后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