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射雕三部曲」讓讀者大飽眼福,將三部情節環環相扣的作品通讀下來,試問誰能不愛上那個虛構的武俠世界,它仿佛是一段另類史詩一般。
不過金庸這樣的寫法也把讀者的胃口養刁了,比如在讀完了《天龍八部》之后,相信你也和筆者一樣,理所當然地想要后續會發生什麼,畢竟三位主角中唯有蕭峰已死,段譽與虛竹的故事還值得展開細說。
無論是出于消費情懷賺稿費,還是滿足讀者好奇心的角度,金庸都有理由寫出這麼一部后傳性質的作品,所以他到底是在擔心什麼,才放棄了創作這麼一部作品的念頭?
蕭峰的故事是在他將斷箭插向胸口的那一刻畫上了句號,即便當時沒他一息尚存,後來與阿紫一同墜崖,也粉身碎骨了,但段譽和虛竹卻依舊生龍活虎,甚至以他們的資質,假以時日,超越掃地僧也不無可能。
(蕭峰、段譽劇照)
當然,段譽并就無心習武,再加上新修版中提到他當了四十年皇帝之后就選擇了出家,算是淡出江湖了,他也不像他孫子「南帝」段智興那般有爭奪「天下第一」的野心,他多半會插手江湖之事了。
而虛竹的故事卻大有文章可做。
新修版中提到虛竹代替蕭峰完成了丐幫武功傳承,還讓靈鷲宮與丐幫成了兄弟門派,至少書中是這麼寫的:「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干,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鷲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將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鷲宮為恩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