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聲討成龍,懟劉嘉玲,這位香港傳奇究竟什麼來頭?她怎麼敢的?

黄朔 2023/02/28

《毒舌律師》又開始發力了。


一方面,它成為了香港電影市場首部過億的華語片,并重奪單日票房冠軍。



另一方面,內地票房也漸有起色,貓眼預測從最初的1.3億,已經爬到了1.7億。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感嘆,這種TVB式的爽片情節,可能只會在電影里出現了。


豆瓣短評的高贊直接說:


說到底電影提供的也不過是普通人聊以慰借的情緒價值罷了



真的如此嗎?


說實話,從點映到上映這短短幾天,Sir已經二刷《毒舌律師》,越看越覺得過癮。


故事的精彩已不必贅述。


仔細看下來,還發現它暗藏著這個時代之下,想說卻又不能說的秘密。



就拿「爽片」這個詞來說。


人人都說這是TVB模式的異想天開,可如果Sir跟你說,林涼水這個人以及這個案件,雖然經過改編,是 電影的虛構


但。


Sir還是想起一個香港奇女子:


01

開掛人生


在電影上映后,在香港的江湖,她的名字又一次被人翻了出來。


翁靜晶。


就看看關于描述她的新聞,一個比一個勁爆。



什麼來頭。


先說她身上的幾個title。


80年代女星:


第一部作品就是與張國強、余安安合作出演單元劇《年青人》,那時候的翁靜晶,才13歲。


1980年,她出演了蔡繼光的《喝彩》,和 張國榮、陳百強、鐘保羅三人合作,1983年,她出演《楊過與小龍女》,張國榮飾演楊過,翁靜晶飾演小龍女。


妥妥坐穩女一位。



陳百強的緋聞女友:


在出道那幾年,電影、電視劇多與陳百強合作,產生曖昧小火花。傳說,陳百強的《漣漪》,就是為她而寫的。


但,還是緣分未夠,兩個人沒能走到一起。



劉家良的第二任老婆:


為了讓自己在剛出道的時候,能有個大靠山。翁靜晶通過行業好友的介紹,拜劉家良做干爹。


這一拜不要緊,翁靜晶卻戀上了如父如夫的劉家良。


在她20歲的時候,劉家良與原配妻子失婚,凈身出戶,與翁靜晶結婚。



婚后,為了不想讓媒體覺得她是靠劉家良的名氣發展自己的事業,宣布息影。


而在劉家良的電影事業遭遇滑鐵盧后,她開始出來工作,接著又有了第四個title—— 保險銷售天才。


但讓她自己都意外的是,由于保險師資格證的考試里包含法律相關題目,她輕松拿下92分,無意中發現自己在法律上的天賦。


于是,獲得第五個不可思議的title:


律師。


1996,她重返校園,開始攻讀法律學士課程。


36歲那年,她拿下了香港大學的法學碩士,多次考試滿分,還獲得了當時課程近八年來的最高分數。


她去新加坡學習穆斯林法,也學習了內地的法律,42歲,獲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在她還在讀法律時,就已經在香港孖士打律師行 (屬全球性的律師行,也是香港最具規模和歷史最悠久的律師行之一)做見習律師了,經手、參與過了不少大案,奇案。


她把了解的案件,整理、集結成書,名叫《危險人物》,一共出了8本。


這還不算什麼。


更奇特的是,翁靜晶在看到葉繼歡(香港三大賊王之一)晚年被病痛折磨,幫他爭取犯人的基本權利,讓他在獄中與女友結婚,順利幫女兒上了戶口。并找到劉鑾雄(香港富豪之一)資助葉繼歡女兒之后的學業。


為了報答她的恩情,葉繼歡為她的《危險人物》作序,這樣的「噱頭」,也讓《危險人物》登上熱賣書榜。



前半生,可以說是百變人生,風云詭譎。


后半生,她身上的花邊新聞太多:婚內出軌,丈夫捉奸,導致情人跳樓;劉家良去世后,又嫁入香港四大家族的豪門,成為何猷彪(何鴻燊的堂侄)的妻子。


時勢造英雄。


香港出現這樣的奇女子,不稀奇。


02

白骨案vs虐童案


電影是虛構的。


導演也聲稱,案子與現實無關。


但,從翁靜晶手里的有一件案子,讓人難以忘記。


是1999年的彭楚盈白骨案,以至于很多人離開影院,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那樁曾經轟動一時的舊案。


而那個案子,是翁靜晶接手的。


就像是金遠山在開庭時說的那句話:


證物幫不到他們

證人又幫不到他們

連死人都幫不到他們



戲里戲外兩位律師所面對的境地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話說從頭。


1999年,模特彭楚盈死于方曼生(陳方安生的兄長)的房間里,被人發現時,已經白骨化,顱骨掉在了床邊的垃圾桶里,身體倒在了床邊。


初步判定,她大約已經死亡4年。


△ 死者彭楚盈生前照片


房主方曼生,是香港的一名律師,家族地位顯赫。


死者彭楚盈,是方曼生的情婦,而方曼生對警方交代說是,兩人已經多年未再見面。


可信嗎?


事實上,彭楚盈的死,有非常多的疑點。


比如警方在勘探現場時,發現有一個使用過的避孕套,但,并未進行化驗,後來還不翼而飛。


并且,這座曾經屬于方曼生的房產里,有很多彭楚盈與他的合照,但案發后——


全部消失。


現實中,警方在彭楚盈頭髮里檢驗出海洛因的成分,但彭媽媽說,她的女兒并沒有[吸·毒]的跡象,也不會[吸·毒]。



而且在死者失蹤期間,這間房子的電費格外昂貴,房主定期繳納水電費與管理費。電費那麼高,不排除要降溫掩蓋尸臭的可能,那又是誰繳的錢?


這太詭異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當年這個案子不了了之,直到2005年,受害者家人向律師翁靜晶尋求幫助,香港律政司司長這才迫于輿論壓力宣布重啟彭楚盈案調查。


但可惜。


最終陪審團裁定,彭楚盈因「死于不幸或意外」,極有可能由于濫用藥物、或嘔吐窒息致死。


案情如何,咱先不做揣測。


先看看,翁靜晶在接到這個案子時,遇到了的事:


比如,做假證。


《毒舌律師》里,陳球被鐘家收買,說了假話;而在翁靜晶開庭時,本該上庭作證的的士司機,消失了;接著出現了幾位「假裝」與彭楚盈相熟的[吸·毒]人員,在法庭上說,他們的關系如何親密,彭女士是如何[吸·毒]的。


但,在翁靜晶的盤問下還是露出了馬腳。


翁靜晶問那三位[吸·毒]人員,彭死去的家里,廚房在臥室的左邊還是右邊,入口能看到廚房嗎?這三位「好友」極力描繪廚房的位置:


但可笑的是,這間房子根本就沒有廚房。


△ 死者家結構圖


這與林涼水多次逼問死者父親鐘京頤,如何回家開門的過程時,他也一樣撒謊,最后被林涼水以鐵證如山的證據戳穿謊言。


比如,「放水」。


在《毒舌律師》后面的法庭戲里,最精彩的就是林涼水與金遠山(謝君豪 飾)的對手戲。


當他們已經明確法庭上,撒謊的人是誰時。兩位敵對方的辯護律師,居然站在了同一戰線上,互相打起了配合。


而這事,翁靜晶在法庭上也遇到。


彭楚盈案里的被告律師,Crebbin,是一名英國的女大律師,與翁靜晶正好互為金遠山與林涼水的角色。



當翁靜晶告知Crebbin這件案件的蹊蹺之處時,她也站在正義角度,幫翁靜晶做控方盤問。


甚至,她也沒有怎麼反對翁靜晶盤問證人。


電影里,林涼水問董大狀,「你是不是人啊?」金遠山等問題出現第二次,才慢慢悠悠站起來,說一句:「我反對。」


而現實中,翁靜晶逼問嫌疑人:「這女人不停追你,吵到去你家,于是你找人殺她,是不是?」這樣激烈,被告律師Crebbin也沒有按照常理那般,站起來說,「我反對」。


真實的法庭戲,從不讓觀眾失望。


再比如,放大鏡。



在電影里,林涼水通過放大鏡,找到了照片里的破綻。


從而成了案件的突破口。


而翁靜晶的調查中,從警方給了她幾百張只有手掌大的現場照片里,用放大鏡看到了現場有許多掉落的信件。


在這些信件里,她發現了死者的稅務問題,也發現彭的保險箱失蹤了。


從而找到了案件后續的調查方向。


雖然這些證據并不像電影里戲劇化的成為將案件「一錘定音」的鐵證,但,這些破案的方向,可能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未來也許會有別的證據,讓這些毫不起眼的碎片鏈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指引我們找到真兇的方向。


所以,在這只放大鏡之下,翁靜晶說: 我怎會不會心微笑



這個案子是否還有隱情?


也許,還得等時間告訴我們一個答案。


但,這部電影背后的故事,不單單只有這一處的精彩。


03

時代


你們注意到了嗎?金遠山在電影里,是從頭到尾都在喝中國功夫茶的。


他想塑造一個對制度完美的維護者,有著維系「傳統」的一個人。


為什麼要有這樣的人物設定呢?


一個關鍵的線索:時代背景。


《毒舌律師》和彭楚盈白骨案發生的年份相仿,一個是2004年,一個是2005年。


這是世紀之初,香港剛剛回歸不久。


為什麼要強調這樣的時代?


在歷史的巨大變動之下,社會關系分崩離析,有的重新洗牌、組編;有的找到新的跳板,改頭換面,渴求有另一種生活。


就如翁靜晶,從一名演員變身為一名律師,就如林涼水,從小法官到高級寫字樓,從法官袍變成高定西裝。



于是,電影中的三位律師,恰巧體現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不同階級的不同選擇。


以董大狀(王敏德 飾)為代表的「貴」,是當時的權貴階級,他們講洋文,喝西茶,隨便一開口,就是皇室、貴族、富人之間的利益勾連。



以林涼水為代表的「草根」,面對權貴自然可以橫眉怒罵,因為他最后還是會回到底層,為他們發聲,讓他們獲得該有的人權與生存的權益。


△ 林涼水喝的是茶餐廳的檸檬茶,也說明他「接地氣」的本質


而金遠山呢,在西洋的「貴」里,他固有自己的選擇,不愿意「為五斗米折腰」,「草根」里,他又有著明顯的等級之分,有著中產階級該有的姿態。


他上下都不著邊。卻是在這個社會里,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齒輪。


與此同時。


在這個時代里,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苦楚與不自由。


比如董大狀,看似是上了大船,以為在浪潮中平穩度過的那一位,卻被林涼水在最后「金句」點題:你以為跟他們(有錢人)是平等的,但,你永遠都不會與他們平等。所以,只能淪落為貴族的一條看門狗。


比如林涼水,他的迷茫很明顯,從跪舔貴族到幫老百姓打官司,他選擇了用「良心」平衡自己在時代里選擇。沒錢,但換來了安心。


但,你發現了嗎。


在這個時代之下,動蕩的永遠像是林涼水這樣的小人物,被犧牲,被妥協。


而壓在他們之上,依舊穩如泰山的是什麼?


是權貴。


正如翁靜晶後來看電影,所注意的第一個角色就是鐘家老太,「你一見到這個老太,應該對她的原形有很大聯想。」


為什麼?


很顯然,她聯想到了當年被告的妹妹,她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大約也正是如此,2005年,當翁靜晶耗費人力物力,義務幫死者打官司后,最終,也沒有得到預想的結局。


不會有任何人為死者負責。


即便當時就有很多人質疑,即便時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後來對媒體提出,懷疑自己在調查中被繞過。


這個結果也無法改變。



歷史從來都是如此,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如此。


所以在翁靜晶的故事中,你似乎可以看到另一個林涼水。


她可以無所顧忌地挑戰權貴。


比如「小龍女」事件中,她可以大罵成龍,替吳綺莉發聲;比如彭楚盈案中,她可以費勁心力,義務為死者翻案;比如「尼姑與和尚結婚」案中,她耗費了兩百萬的身家,終使得被騙的善款返還給信眾。



即便如此,在她53歲那年,即便患上甲狀腺功能衰退,為了養活家人,也只得復出,幫人打官司。


就像是林涼水說的:


我是山腳的蟻民而已



時代洪流之下,人如螻蟻,為了活下去。


就必須「豁出去」,找到能夠抱團的位置與歸屬的木板。


才不至于被沖散罷了。


04

英雄與人


翁靜晶曾經說過一句話:


在大世界里面 小人物是沒有公義的


于是在復出之后,她一直堅持幫小人物爭取,一直堅持幫弱者發聲。


以至被人稱為:「俠女」。


在最近的采訪時,有人問她,如果彭的白骨案又重新開庭了,你還愿意繼續成為接手嗎?


她說:「我一定要做完這件事,人有一口氣也要做完這件事,我覺得這件事是未完的。」


《毒舌律師》從里到外,也都散發這一股:


「俠」之大義。


黃子華在采訪時,也談到「俠」是一種理想。


「俠」大家能理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但這是一種價值觀

一個社會應當有的價值觀

這是我們的理想

現代社會,無論「俠」還是「公道」

都是一個理想



但這個電影,重要的是「俠」嗎?


不然。


林涼水被關在警局等待保釋時,叫來了當年相熟的高級督察幫忙。


督察與他說了一句:


你想做英雄,但我還要做人的。


英雄只是理想,人,卻是所處的現實。


什麼是人?


在開頭,林涼水在當法官的時候,案件里有一個偷飯盒給爸媽吃的男人:


飯盒原價13,特價6塊。


控方律師要男人賠26塊,但,林涼水說,特價飯盒只應該賠12塊。


小偷只需賠12塊,但,還得罰款600,分期半年。

Sir兩次觀影,每一場都有人在這里笑。


笑什麼?


笑這個男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電影里,林涼水在首案就遭遇滑鐵盧,跟好友在操場上聊天,好友用手一指,你從他眼睛里看到的是什麼:


一個向警察作揖感謝、求饒的老太太。



這個場景,在前不久的《風再起時》也有相似之處。


還記得警探磊樂是如何走上收保護費的道路麼?


一位老太太按照道上的「規矩」給磊樂遞錢時,他沒收。老太卻把孫子叫來,不分青紅皂白的打一頓,認為一定是孫子做錯事兒了,所以阿Sir才沒有收自己的錢,這錢不夠。


最后磊樂不得已,才收下了保護費,給他們買了「心安」。這也成了磊樂建立他的貪污帝國時的「核心」:


以污穢的手段,保存最底層人民的基本生活。


這明明是錯的,但,這就是當時的規則。


英雄不常在,茍且活著才是常態。


再說一個彩蛋吧:


還記得這一段嗎?


以前個個都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今時今日人人都改口了

說法律面前 窮人死定了



但在港版里,最后一句話應該是,「法律面前,窮人含撚」。


翻譯過來,「含撚」自然不會是一句多麼文雅的話。


它的粗鄙之處不單單是特指了某種器官。


而是,因為沒錢,窮人不得不低頭,不得不委屈求全,因為沒錢,以跪舔的姿態,才能獲得自己零星半點的正義。


就像《毒舌律師》在最后的一番慷慨激昂的結案陳詞,直指:


「 Everything is wrong」。



到底是這個死板的制度錯了,還是這個吃人的等級錯了?


還是這個忽視「人」,而抬高「錢」的現實錯了?


林涼水轉身回去。


望向沒有媒體,沒有表情的「觀眾席」。


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