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尺寸的「深海怪物」,長得像「外星生物」,不吃不喝最長可以存活5年
2023/04/29

這是一個日本人制造的手機殼,它的原型是一只真實存在,并且創造了「絕食的世界紀錄」的動物。

大王具足蟲手機殼

世界上絕食時間最長的動物

2009年1月,日本鳥羽水族館的工作人員按照慣例給水族館里的一只大王具足蟲喂食,但是一只名為「1號」的大王具足蟲面對美食的誘惑卻無動于衷,工作人員也沒太當回事, 畢竟1號之前還吃了一條鯵魚,而且很多其他的大王具足蟲即使絕食8周也沒事。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1號的同伴們多多少少都會吃點東西,唯獨1號卻始終拒絕進食,工作人員逐漸覺得不對勁了,這大王具足蟲雖說扛餓吧,但這麼久不吃飯能行嗎? 雖然1號偶爾也會動動嘴巴和前腿來做出進食的動作,但事后檢查發現它又把食物給吐了,壓根沒吃進胃里,好像之前進食的動作只是安慰一下飼養員一樣。

一直絕食的1號也吸引了日本媒體的注意,大家都在猜測這只大王具足蟲能絕食到什麼時候。很快時間變成了一年年的過去,無論飼養員喂1號什麼,它都堅決不吃,轉眼就到了2014年2月14日,這天飼養員像往常一樣準備喂它點魚肉,結果卻發現食物放進水缸里后,1號卻連腳都沒動,意識到不妙后,飼養員將1號打撈上來,發現它已經死亡。

而截止這天,1號已經絕食了整整5年零43天,是在人類觀察下,絕食時間最長的動物。許多人都認為1號是自己把自己餓死的,但在對1號稱重后,發現它體重仍有1公斤,和當初入館時沒什麼差別,1號的絕食行為一下成了未解之謎。

長相酷似外星生物,卻成了餐桌美食

奇葩的日本人為了紀念這只名為1號的大王具足蟲,腦洞大開地開發出一系列的大王具足蟲周邊。更過分的是, 在日本的一些餐廳中,你還能看見精心烹飪的「油炸大王具足蟲」,據說味道和龍蝦、大閘蟹類似,非常的美味

不過大王具足蟲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從170米深的淺海開始,直到2140米深的海底深淵都能見到這種生物,打撈難度很大。所以很多人食用的其實是它的近親:道氏深水虱,這兩種生物長相極為相近,還同屬于等足目動物,一般人很難分清。

看看大王具足蟲的樣子,半圓的頭部上長著由4000個小眼組成的復眼,還有兩對觸須。背上是堅硬的鱗片狀鈣質外骨骼,底下是擠在一起的7對關節足, 看起來跟個外星生物似的,能對它們動筷子的,都是真正的吃貨。

成年的大王具足蟲個體能長到19到37厘米大小,所以又名深海大虱,在2010年,還有人在墨西哥灣發現了一只體長達75厘米的大王具足蟲。普通的大王具足蟲差不多就和一些小貓小狗一樣大了,這只75厘米的個體,立起來恐怕有學校的課桌高,因此大王具足蟲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等足目動物。

像經常代替它上餐桌的道氏深水虱,體型只有它的一半左右。而它陸地上的表親潮蟲和地鱉蟲體型就更小了,只有兩三厘米大小。

通過化石發現,大王具足蟲早在1.6億年前就存在了,目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墨西哥、印度等地的深海中,是名副其實的「海底活化石」。

咬穿鱷魚鱗甲,捕食鯊魚

在墨西哥灣的深海中,曾發生過一件趣事。2019年的2月14日,科學家們帶著幾條死去的短吻鱷來到了墨西哥灣上,他們來這的目的很簡單,為了模擬一場「鯨落」。鯨落現象在自然界中很少被發現,但對于科學家們研究海底生態有著重要意義。

鯨落

自從2011年曾有科學家用一只長須鯨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人工鯨落后,許多科學家都開始采用這種方法,但使用完整鯨魚的尸體拖動起來費時費力,因此他們的目光就放在了其他東西上,其中就包括鱷魚。

鱷魚作為爬行動物與鯨魚可不一樣,它們滿身都是厚重的鱗甲,可不是一般的動物能輕易破開的,誰能成為海底第一個吃鱷魚的生物呢?答案很快就出現了,24小時不到,一群大王具足蟲出現在鱷魚周邊。

被大王具足蟲啃食的鱷魚

它們雖然長著7對足,但卻是 靠著腹部鱗片上的雙肢腹足來游泳的,速度還不慢,因此才能成為第一批趕過來的生物。 鱷魚的鱗甲對它們好像不存在一般,沒用多久就被它們輕松咬開,幾只大王具足蟲直接開始享用這從天而降的美餐。

大王具足蟲是深海的一種食腐動物,主要食用鯨魚、魷魚等海洋生物的尸體,也會捕食一些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只是沒想到它的嘴里的四套顎如此厲害,竟然能輕松破開鱷魚的鱗甲。

其實不止鱷魚,找到機會了它們還能捕食鯊魚。在探索頻道的一檔名叫《鯊魚周》的節目中,鯊魚和大王具足蟲一起被困在了籠子里,拍攝團隊拍下了這罕見的一幕: 一只大王具足蟲緊緊抓住了鯊魚的頭部啃咬,任憑它怎麼翻滾都無濟于事,而畫面一轉,鯊魚已經倒在地上,一群大王具足蟲正圍著它胡吃海塞。

盡管這條鯊魚體型不大,這也是在籠子里這種特殊環境,但敢于捕食鯊魚,最后還成功了,足以見得大王具足蟲有多兇猛。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在許多水族館里都有大王具足蟲的身影,有些地方還準許游客伸手直接觸碰它,但兇猛的大王具足蟲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傷人事件,和海底的兇猛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

大王具足蟲何時進食,何時排便都成了一個謎題。 大王具足蟲的新陳代謝極其緩慢,甚至于它們排一次便還能上新聞,2020年日本鳥羽水族館里的大王具足蟲排便一事就上了新聞,因為上一次記錄到它們排便居然是在兩年前。

部分科學家認為,大王具足蟲極低的新陳代謝效率是它們長壽的秘訣,一只大王具足蟲的壽命在40到60年間,而同等體型,代謝旺盛的家貓壽命只有十幾年,一些實驗也證明代謝狀況與壽命長短確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目前還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AD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