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上看似溫和無害, 平日里只會慢悠悠吃樹葉的長頸鹿,實際上卻是非洲戰斗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即使是成群結隊的頂級掠食者獅子也要忌憚三分,甚至獅子不小心還會被長頸鹿消滅。
有人曾拍到過獅群獵殺長頸鹿的畫面,長頸鹿甩開四肢大長腿拼命地奔跑,而獅群在后面追逐著, 長頸鹿雖然平時看起來喜歡慢悠悠的踱步,但是遇到危險時奔跑的速度也不慢,每小時能跑60千米,不過獅子的奔跑速度能達到82公里每小時,在速度上它是沒有優勢的。
一只獅子跑到長頸鹿前方,縱身一躍想要咬住長頸鹿的脖子,這是獅子捕獵的慣用伎倆,它們會撲到獵物身上,利用自身體重將獵物壓倒,然后咬住獵物的脖子令其窒息而亡, 長頸鹿的脖子很長,能達到2米多,看起來是它的弱點,但這只獅子卻犯了一個錯誤,長頸鹿不僅脖子長,它的腿也長啊。
長頸鹿是陸地上身高最高的動物,雌性長頸鹿身高能達到4.7米,而雄性長頸鹿身高接近6米,有兩層樓那麼高,而 長頸鹿的腿就占了它身體的三分之一,平均一下就是1米8的長度,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高度。
獅子還沒碰到長頸鹿的脖子,就先被長頸鹿的腿撞飛出去,處于奔跑狀態的長頸鹿也沒停,四肢無情地踐踏在獅子身上,狠狠踢了幾下后才揚長而去,獅子起身還想追,但明顯受了內傷,只能眼睜睜看著長頸鹿遠去。
被撞飛的獅子 長頸鹿的體重相當于一輛小汽車,雌性體重可達1噸以上,而雄性的體重接近2噸,再加上它們奔跑的速度,這只獅子說是被車撞了也不為過,而更危險的是長頸鹿的那幾下踢擊。普通人的體重大概在60公斤,但側踢的力量也有幾百斤。
長頸鹿的踢擊和馬只能前后踢不同,它能全方位地進行踢擊。這是因為它的腿其實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大腿、小腿和腳掌,我們以為是小腿的部分,其實是它的腳掌。 而長頸鹿的蹄子的直徑達到30厘米,踢力達到3噸,足以將獅子直接踢到骨折,如果踢到脖子之類的弱點,可能直接將其滅口。
雖然在獅子的食譜中也有長頸鹿,獵捕一只長頸鹿可以讓獅群一周都不必為食物擔憂,但獅子往往只會選擇那些老弱病殘下手, 壯年的長頸鹿實在太危險了,如果不是餓極了,獅子也不會去招惹它們。
相互戰斗的長頸鹿
長頸鹿的脖子越長,頭部越重,攻擊起來的威力也就越大。1996年,開普敦大學曾有人發表學術論文說, 長頸鹿的脖子越長,在求偶競爭中的優勢也越大,而能夠取食高處葉子這一優點只是附帶的,它們的長脖子其實是性選擇的結果。
這一學說的提出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因為從結果上看,這種猜測不無可能,也是在96年,在新疆的戈壁中,一處約17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了一種生物的化石,通過對它的研究,發現這種生物的頭部和脊椎的復雜結構非常適合高速的頭部撞擊,后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屬于長頸鹿類,并且是為了競爭雌性的芳心,發展出了極端的形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