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開年兩部現象級大劇,39集的 《狂飆》和30集的 《三體》,在這個2月份落下帷幕。
但劇集完結,熱度卻絲毫未減,圍繞著這兩部劇的討論仍然占據網絡熱度,各種分析劇情,深扒幕后的文章也層出不窮。
有趣的是,《狂飆》于1月14日播出后,豆瓣評分一路上漲,直至 9.1分,在收官后分數卻慢慢下降,直到目前回落到 8.5分。
而播出前熱度甚高,萬眾期待的《三體》,開局分數只有8.0分,但隨著劇集的完結,觀眾滿意度卻逐漸升高,最終分數上漲到 8.5分。
兩部題材不同,卻在同一時間占據網絡熱度的大劇,喧囂過后卻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個結果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這兩部劇播出時口碑有所差距,到最后卻口碑評分相同,其背后原因較為復雜,讓人一言難盡——下面就來聽茄哥細扒,看看《狂飆》和《三體》這兩部王炸劇為什麼最終打成了平手。
一、《狂飆》開局「狂飆」,口碑炸裂,稱為年度王炸劇毫不為過
掃黑除惡題材的影視作品,網友們肯定不陌生。此前國內推出過不少劇集和電影,但能得到觀眾肯定的卻不多,仔細想想只有一部 《人民的名義》,因大膽、敢拍而受到觀眾追捧。
由于題材敏感,掃黑題材劇容易觸及紅線,因此往往會陷入人物臉譜化、主題大于故事、形式大于內容的困境。
然而《狂飆》卻很好地規避了那些條條框框,以精致的人物塑造,讓觀眾感受到創作者的誠意。
其故事線橫跨20年,以寫實的手法,將一個盤踞海濱城市多年的黑社會集團的興衰史展現在觀眾面前。
一線刑警安欣(張譯 飾),與房地產行業的老大高啟強(張頌文 飾)的爭斗,是貫徹始終的主線。
其中穿插的人物,比如「大嫂」陳書婷(高葉 飾)、刑警隊隊長李響(李健 飾)、泰叔(倪大紅 飾)、李有田(韓童生 飾)等,皆個性鮮明,也為網友們津津樂道。
劇集最大的特點:
一、是真實、接地氣,在廣東沿江實地取景,讓那些小巷、樓房都成了網紅打卡地;
二、是戲劇沖突拉滿、拳拳到肉、刀刀見血,具備掃黑題材的各種賣點和要素,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特別是對于老大高啟強的塑造,有人說,這是繼《人民的名義》的祁同偉之后,又一個「火出圈」的反派。
編劇細致化的形象塑造,和張頌文的精彩表演,賦予這個人物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魅力。
高啟強這個人物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因為他的形象鮮活。
出場時,他只是在菜市場賣魚的小販,賺著微薄的收入,受著地痞惡霸的氣。歷經坎坷之后,他骨子里的「惡」被激發出來,最終一步步往上爬至「人生巔峰」。
作為反派,高啟強最終必然難逃覆滅的命運,但這個人物既有兇殘和可恨的一面,也有令人同情的地方,形象是立體的。
其帶給觀眾回味和反思的點,正是一個好劇本、一部好劇集能夠呈現出來的優點。
二、《三體》劇本精心打磨,故事還原度高,入坑門檻極高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作為我們中國科幻小說的標桿,一直被認為是難以影像化的作品。
隨著,動畫版、劇版《三體》的相繼推出,網飛劇集作為今年的海外大劇也令人期待。
動畫版《三體》于2022年12月率先上線,一開始就引起了全網關注,迅速成為了網絡熱搜。
但其后口碑崩盤,網上罵聲一片,豆瓣評分也直線下降,最近已落到3.9分,變成無人問津的爛劇。
受其影響,劇版《三體》開播之前,多數網友都是保持謹慎的態度,雖然關注度高,期待值卻不高,大家的要求都是「別爛就好」、「能照著原著拍就好」。
1月15日開播之后,觀眾普遍認可的一點,就是其故事,真的是照著原著拍的。
倒計時、三體游戲、ETO組織、物理學不存在,這些原著故事的關鍵點都得到很好的還原,引用一句高贊的評論:「原著粉松了口氣,終于討到口能吃的」。
但《三體》作為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天文、生物學知識本身就比較深奧。劇集雖盡量將小說中的那些科學概念細致地影像化,卻并不是所有觀眾都能夠看懂并接受的。
假如你對物理學不感興趣,又沒有看過原著,那你就很難理解劇中出現的那些物理名詞,自然會看不下去。
而故事的背景放在2007年,在展開的過程中穿插 葉文潔關于對紅岸基地的回憶,其時間線的跳躍也讓一些觀眾無法適應。
加上剛開始的幾集敘事拖沓、劇情推進緩慢,也影響了觀眾觀劇的體驗。
因此《三體》播出后雖得到原著粉的一致肯定,但那些沒看過原著的、看不懂的、期待太高的觀眾,給的分數卻不高,開分8.0正是因此而來。
三、《狂飆》結局遭到大面積修改,又負面新聞不斷,導致分數一降再降
掀起了全民追劇狂潮之后,《狂飆》卻高開低走,30集之后劇情就開始「跑火車」,故事線也變得混亂,邏輯上也沒有前面那麼嚴謹。
特別是結尾草草收場,且有很多后期另配台詞的痕跡,讓人懷疑原劇遭到大面積刪節和修改。
有一名叫 王嘉晨的演員,自曝他的戲份被刪掉,且聲稱原素材剪出來有100集,被刪得僅剩下39集。
最讓人意難平的是,大嫂陳書婷一角從出場時起就氣場拉滿、城府極深,是個引人關注的角色,但其身世背景卻未做交代。
有傳言交代大嫂身世的部分內容原本有拍,但成片時遭到刪減,竟一點不剩。
一時間傳言四起,難辨真假,逼得導演 徐紀周緊急做出回應,稱剪出來的素材有43集,最終經過刪減和壓縮,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39集。
至于觀眾質疑的「虎頭蛇尾」問題,導演則說前面30集的拍攝比較順利,因此呈現出來的效果也令人滿意。但後來因受到「口罩」影響,很多時候都租不到場地,內容上就只能刪掉一些,拍出來的效果自然就沒有前面那麼好。
而另配台詞導致后面口型對不上,則是因受到限制難以呈現原貌,只能說非常可惜。
但這些主觀上的原因都影響了劇集的口碑,導致豆瓣上評分的下降,一些負面新聞的發酵,則更是雪上加霜。
先是有網友扒出《狂飆》的片頭,抄襲了網飛的紀錄片《無辜檔案》。
拿《狂飆》片頭的畫圖與《無辜檔案》的片頭做比較,雖然內容不同,其構圖和風格卻非常雷同,即使沒看過這部劇的網友也能一眼看出其抄襲的痕跡。
接著又有網友發現,在劇中扮演毒販鐘阿四的演員 含笑(韓樸俊),是一名曾經涉毒的劣跡藝人。
雖然含笑其后發文稱已改過自新,但本著 對劣跡藝人零容忍的態度 ,《狂飆》劇組很快就發布聲明回應,并將含笑出現的鏡頭全面刪除。
正是「人紅是非多」,《狂飆》播出時實在太火,其完結后仍然話題不斷,也催生出一系列問題。
這些負面的新聞,和劇集本身存在的問題,都影響了《狂飆》的口碑,其分數會從9.1降到8.5,也就不奇怪了。
四、《三體》后半程發力,紅岸基地往事和古箏計劃都拍得好,令其分數也直線上漲
反觀《三體》,雖嚴格按照原著的故事來拍,但編劇又有意加重其懸疑部分,使劇集的前半部分故事推進緩慢,令一些觀眾失去耐心。
但隨著核心故事的慢慢展開,節奏開始變得緊湊,那些路人粉也很快被吸引過來。
特別是 葉文潔回憶紅岸基地往事的部分,小說中葉文潔被欺騙、出賣的經歷,其心境的變化和對人類絕望的過程,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其中,葉文潔為謀殺雷志成而害死自己丈夫楊衛寧時的情景,也看得人揪心不已。
古箏計劃的呈現,更是令觀眾大呼過癮。
作為《三體:地球往事》的重頭戲,古箏計劃在原著粉心目中的地位無需多言。該計劃能拍好,劇集才能立得住,因此劇組將很大一部分的財力都投入到對古箏計劃的還原中。
好在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最終效果,的確令人滿意。
雖然作為劇相比電影來說,其CG效果難免粗糙一些,但因劇組做了充足的準備,以實景拍攝和CG后期特效相結合的手法來拍,原著中的細節還是得到了高度的還原。
演員的表演上, 張魯一飾演的汪淼、 陳瑾和 王子文合力塑造的葉文潔都獲得了高度的評價。
于和偉飾演的史強形象上雖和原著有些出入,但他憑借出色的演技,還是為角色注入了靈魂,使觀眾認可他的表演。
顯然,劇版《三體》也是精心制作,值得細細品味的好劇。雖然開局有些不利,但后半程逐漸呈現出其質感。
有原著粉評價其還原度超過90%,這在內地電視劇中實屬少見,因此《三體》才能在完結之后,分數一路升到 8.5。
五、總結
《狂飆》屬于誰都能看懂的爽劇,其創作也并非改編自某部小說(劇集推出后同名小說才出版),觀影門檻較低,因此比較好入坑,開分口碑自然就高。
但劇集后半部分呈現出來的效果不盡人意,才導致評分的下降。
《三體》劇集未推出之前,其原著小說已具備極大的影響力,其創作的壓力不可謂不高。
在完結之后分數一路升高,這表明劇集既讓原著粉對它滿意,又獲得了普通觀眾的好感,這一點非常難得。
實際上《狂飆》和《三體》一部是掃黑劇,一部是科幻劇,其主題完全不同,也不存在可比性。但作為2023年開年的兩部王炸大劇,網上熱度始終不減,也證明了這兩部劇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認可。
我們的2023年開年就迎來這兩部好劇,真的非常難得。
我們也更有理由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口碑好劇出現,國產劇百花齊放的時代將要到來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