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孩子數學考了99分,興沖沖地回家跟媽媽說:媽媽你知道嗎?我今天考了99分!
媽媽卻跟孩子說:99分,那你考了多少名啊?你們班考100分的有多少人?
晚上爸爸回來的時候,孩子又跟爸爸說:爸爸今天我考了99分。爸爸卻跟孩子說:是數學吧,還不錯,你啥時候語文也考個99分回來,爸爸獎勵你去吃一頓麥當勞。孩子頓時苦了個臉。
對于孩子來說,能考99分他是非常的開心,非常的興奮的,這種開心和興奮,就想回來跟父母分享。
沒想到回到家里的時候父母卻拼命地給他潑冷水,冷水潑多了,孩子就會覺得我是很笨的,我是不行的,孩子自己貼上這樣標簽之后以后就會沒有自信,真的就會被毀了。
第1種:指責型的語言
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回來跟媽媽說:媽媽,今天我跟同學吵架了,我不開心。媽媽卻說:是不是你做錯了什麼事情,要不然同學怎麼會跟你吵架,不跟別人吵架呢?肯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對。要知道孩子是來求安慰的,沒想到父母卻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
或者是孩子在學校得到老師的獎勵,回到家里面跟父母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了,說我上課很積極。媽媽說:不錯,那你上課這麼積極,什麼時候考試也能考個100分回來。這種話語很多父母覺得我是要敲打一下孩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