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前,發生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兒。
房君一個獨居的閨蜜,在看完電影《我的家里空無一物》后,忽然福至心靈,于是她本著「新年新氣象」的心理,對家里進行了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掃除,順便斷舍離了一大堆物品。
她的斷舍離有多徹底呢?
口紅只留下一只迪奧999,因為它的顏色很正,適合各種場合;護膚品只留下一套最新購入的價格最貴的;眼影、腮紅等彩妝也各留下一款最日常的;包包留下一只耐用的帆布包和一個百搭的挎包;春夏秋冬的衣服各留下三套;鞋子留下一雙球鞋、一雙涼鞋和一雙棉鞋;鍋碗瓢盆也只留下了一套自己最喜歡的,其余全部送人......
你猜結果怎麼著? 她面對著空蕩蕩的房間,感到特別后悔,沒有煙火氣的家讓她感到無比孤獨,甚至因為丟掉了不少不常用但還需要的物品,又都重新買回來了。
說實話,近些年越來越流行的斷舍離生活方式,雖然能讓日常生活變得簡單明了、令人心生愉悅,但它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
前些天,日本著名演員高橋英樹做客老牌談話節目《徹子的房間》,講述了自己斷舍離前后的真實故事。
# 01
著名演員住寬敞一戶建,
家中卻無處下腳。
高橋英樹是日本的知名男演員,今年已是77歲的高齡。
他從年輕的時候就深深的被電影行業所吸引,這一生都在電影圈打拼,最出名的作品是《伊豆的舞女》。
1974年與電影演員小林亞紀子結婚后,逐漸淡出電影界,并創立了自己的獨立制片社。
兢兢業業一輩子,高橋英樹為自己和家人換來了富足、祥和的生活。
但也正是因為吃穿不愁、家境殷實,他特別喜歡往家里買各種有用沒用的東西。
比如他特別注重養生,喜歡在家健身,便買了很多價格不菲的器材放在家里,哪怕使用率并不高,也抵擋不住他購買的熱情。
除此之外,他不但常常給自己添置各種衣服、鞋子,還沒事就喜歡給家里添置些新物件, 原本寬敞的一戶建中,被雜物堆得滿滿當當,連走路都不方便。
為了克制高橋的購買欲,每次他往家里買東西,女兒就跟在屁股后面扔,但完全趕不上添置的速度。
終于,無法忍受家里無處下腳的女兒,對高橋說出了心里話:
「爸,我知道家里的這些東西對你來說,每一個都有意義,都有存在的必要。可是爸爸,因為它們,家里已經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這讓我很崩潰。」
「你要知道,你要走了的話,對于我們來說,這些全部都是垃圾。」
女兒的話讓高橋猛然醒悟,想到自己確實年事已高,為了不給后輩留下太多的負擔,他決定親自動手,清理掉家中堆積的雜物。
很快,家中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被高橋收拾出來。
拍戲時候用到的小道具、獲獎的獎杯與證書、健身器材、衣服、日用品、廚具里的碗筷、電視等,全部都被他一點一點清理打包丟棄。
屋里屋外打包丟掉的雜物,竟然有 33噸之多!
據他本人透露,清理丟棄的部分物品如下:
1000套西裝、600條領帶、150雙鞋子、100個包、7台電視、1000盒錄像帶、980張DVD、25台相機、500個盤子、200個杯子、130口鍋…… 用8台卡車才全部運出!
而扔垃圾的費用, 超過了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2萬元)。
# 02
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家中僅剩下一根木樁。
整理之后的家,恢復了房子最初的面貌。
沒錯,就是剛剛做完硬裝,還沒有添置家具、軟裝時的樣子。
寬敞的客廳里空無一物,只留下一個用來代替沙發的木樁。
裝飾品、家居必需品也只留下了幾樣,供日常生活使用。
原本雜物多到走路都困難的家里,現在可以用上整塊地板,鋪開大大的紙張練習書法。
起初,高橋覺得房子空空蕩蕩的,不管做什麼事都沒有障礙,特別爽。
但住了一段時間后,他才發現, 把所有的東西都扔了,確實影響到了正常生活。
想看節目時,發現沒有電視,家里也少了很多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的歡樂。
想喝冷飲時,發現沒有冰箱,根本無法將飲料冰鎮。
于是他又開始重新買東西,購入了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
照這樣下去,家里會不會漸漸回到之前的樣子啊?
說實話, 高橋這種強行斷舍離的方式,只會讓自己更受傷。
比如他扔掉的獎杯、證書、拍戲的紀念品,這些都是一生經歷與價值的縮影,一味的丟棄,只會像扔掉所有的家電那樣,最后感覺到不適。
家具家電可以重新購買,與青春、回憶有關的物件卻不能,它們隨著生活的打磨,承載了過往的歲月與念想。
《我住在這里的理由》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些老物件早已超出了「物品」的范疇,更像是某個帶有溫度的生命體,是可以分享愉悅心情的老友,也是宣泄崩潰的窗口。
他們寧可不厭其煩地去擦拭、整理,也狠不下心跟它們來一場斷舍離式的告別。
《我住在這里的理由》
# 03
我們最應該學的不是過度「斷舍離」,
而是恰到好處的收納。
其實人與物、物與空間、空間與人,這三者本就是閉環式關系,互相牽制、互相關聯,若強行將它們切斷,反而不能達到想要的治愈效果。
反觀看很多日劇里的家居布置,都有非常多的雜物,但是看起來不僅不會覺得亂,反而是滿滿的生活情趣。
《朝5晚9~戀上我的帥和尚》女主家的客餐廳
所以房君認為, 我們最應該學的,不是過度「斷舍離」,而是恰到好處的收納和統籌。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收納方式,才能讓適當囤物的習慣,與寬敞整潔的家和諧相處呢?
1、獨立的玄關系統
玄關的規劃設計需要考慮:落塵、迎賓、轉換心情三個點,其中作為功能核心的落塵,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玄關的舒適度。
因此,在規劃中,我們至少要考慮到以下場景:
換鞋;
拆快遞;
包包、外套、帽子、圍巾等隨身物品放置;
體育器材放置;
雨傘放置;
兒童手推車、腳踏車、老人輪椅等物品的空間預留。
如果僅僅針對不同的功能場景,使用相對應的家具,絕對會出現 空間使用率不充分、空間不夠美觀、清潔難這三種問題。
而解決這三種問題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定制整體玄關柜。
圖源:思量空間
這種柜體可以將所有功能都結合到一個整體空間,其頂天立地的形式能夠完美提高空間利用率,巨大的柜門也能遮住所有雜物,不易落灰、視覺統一。
圖源:里白空間設計
柜體的尺寸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而定,甚至可以延伸到其它空間,非常實用。
柜門也可以采用無把手的按壓形式,看上去清爽極了。
圖源:里白空間設計
另外,若是能將玄關設計成 下沉式的,效果最佳。
這30mm的高度差,可以讓人產生非常微妙的心理變化,使得家里更溫馨,家人更親密。
圖源:屋主朱不二
2、從容的廚房系統
由于廚房容納的物件眾多且復雜,收納的需求應為規劃重點。
可將廚具的收納設計區分成 上柜、下柜、中段壁面與獨立高櫥柜四大區塊,根據適宜的人體工學與物件特色,配置一套完善的收納系統,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圖源:屋主TK&JV
· 大型家電藏起來
想要廚房整潔統一,要將冰箱、烤箱、微波爐、洗碗機等大型家電,統統嵌入到櫥柜中,電器的收納箱盡量選擇不銹鋼材質,再搭配上抽風機,能夠讓清潔更加便利。
另外,電器柜的高度盡量降低到平台以下,減少視覺上的存在感,或是加裝上掀的柜門,不使用時隱藏起來即可。
· 小物件的容身之所
餐柜里會有刀、叉、筷子及大大小小的湯匙等,體積小但種類多的小物件,適合以薄抽屜配合抽屜內的可調整式,分隔配件來收納,讓所有器具一目了然、方便取用。
· 層板或掛鉤收納常用用具
經常使用的物品,可以利用層板和掛鉤直接上墻,不但拿取方便、釋放台面空間,還能具備裝飾效果,令廚房煙火氣滿滿。
但是細節上要注意, 挑選同一種類或是別具造型的色彩小物,才能讓空間不顯凌亂。
圖源:屋主ChingmanH
· 收納小件的加入
下柜除了設計常規儲藏格、拉籃以外,還可以加入分類抽屜,小抽屜專門收納小物件,大抽屜用來收納鍋具,不放過任何一個可利用收納空間。
在櫥柜門內側安裝籃筐或塑料帶收納件,巧妙地利用了柜內的儲物空間。當然,這些籃筐也可以安裝在其它地方。
水槽下方是收集各類垃圾的理想位置,在下方安裝一個平滑拉動抽屜,可方便地將垃圾扔到垃圾桶。
圖源:屋主周小也shadow
3、觸手可及的餐廳系統
很多家庭擁有餐邊柜,可餐桌上還是雜七雜八的擺滿,所以餐邊柜要設計在餐桌觸手可及的地方。
餐桌附近會存放的物品:食品類、幼兒類、飲料類、工具類,以及隨手亂放的雜物。
考慮到這個容量, 要多用抽屜,少用隔板。
圖源:成都宏福樘設計
如果有需要展示出來的擺設,也可以將抽屜與隔板結合,但要注意根據實際物品數量來定。
圖源:成都宏福樘設計
4、形式追隨功能的客廳系統
在客廳這個公共空間,收納的物品種類非常多,美麗的可以露出來體現品位,不美麗的藏起來。
電視柜、沙發、飄窗的最底層,采用開放式收納,收納兒童玩具,游戲區附近也要能很方便地收納。
圖源:xiwoo喜屋設計
沙發背后,或是沒有電視的電視墻,可以使用開放式的架子或隔板,收納各種書籍和小擺設。
圖源:思量空間
如果家里居住人口多,可以直接在電視墻的位置定制整體儲物柜,各種雜七雜八的物品都能收納其中,關上柜門,一樣可以保持空間整潔有序。
圖源:長沙無見設計
5、精致的衛生間系統
不管你的衛浴空間是大是小,是豪華是簡單,到位的收納不僅能夠增加衛浴空間的美觀度,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保障衛浴空間干凈、使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充分利用洗臉池下面的空間,將鏡子的背后設計成小巧的儲物空間,放置洗漱和護膚用品等。
靠近洗臉池的墻面上,也可以安裝掛鉤,放置經常使用的毛巾。
圖源:恒田設計
另外,洗臉台的收納容量,要能容納30個以上瓶瓶罐罐。 注意保證 20% 敞開收納,避免因為懶得開關門,在台面胡亂堆放。
外露的物品顏色形狀要統一。
圖源:三點五維空間設計組
最后,再準備一些 藤籃、塑料盒等的收納分隔盒,來區分、集中放置不同的衛浴用品,便于不同衛浴用品的取放和清潔,這些都是浴室的收納的好辦法。
圖源:Hidesign嗨設計
馬桶間、淋浴間如果面積太小,不適合放柜子,可以利用墻面空間,做個壁龕,放置清潔用品和洗浴用品,方便隨手拿取。
圖源:三點五維空間設計組
斷舍離不是強迫自己接受,不是痛苦的修行,它需要你感到愉快,且發自內心、心甘情愿的去做。
什麼樣的人適合斷舍離?
1、真正對斷舍離感興趣,并且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
2、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真正愛的是什麼,并擁有審美能力。
3、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擁有選擇什麼不選擇什麼的決斷力。
4、漸入「更少但更好」佳境,從斷舍離中獲得樂趣,樂在其中。
歸根結底,熱愛是最重要的,斷舍離雖好,但如果它讓你覺得痛苦糾結,就證明不適合。
我們行走于俗世之中,總是有太多的羈絆與牽掛,留著占地方,扔了舍不得。
這樣的話,不如就像很多老一輩人說的: 「實在舍不得扔的東西,就別扔了吧。」